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机床在切削热,摩擦热等内外热源的影响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切削时刀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
工艺系统的热源来自(切削热),(传动热),(环境辐射热)三个方面。
派生热源工艺系统内部的部分热量通过切屑、切削液、润滑液等带到机床其它部位, 使系统产生热变形。
在上述热源中,切削热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而摩擦热则是机床受热变形的主要热源,外部热源主要影响大型和精密工件的加工。工艺系统受热源影响,温度逐渐升高,与此同时,其热量通过各种传导方式向周围散发。
热变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车间环境温度:车间内温度的分布和变化会导致机床各部的温升不均匀,从而引起机床形态精度和加工精度的变化。
刀具的热变形主要是由切削热引起的。通常传入刀具的热量并不太多,但由于刀体小,热容量小,并且热量集中在切削部分,故刀具仍会有很高的温升。
2、铣削时切削热大部分由什么传散出去?
切削热大部分由屑片传递出去,剩下的部分在刀具和工件上。
物理散热: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及材料与刀具的摩擦所消耗的功,绝大部分(99%)转变为热能。产生的切削热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切削液或空气)传散出去。
通常,10% 的热量进入工件,80% 进入切屑,10% 进入刀具。最好的情况是切屑带走绝大部分的热量,因为高温会缩短刀具寿命,并损坏所加工的零件。
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D )。A. 机床 B. 工件 C. 刀具 D. 切屑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D )。
铣削时人为地产生积屑瘤,使其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积屑瘤前角gb可达20~~302,由于主偏角作用,积屑瘤受到一个前刀面上产生平行于切削刃推力作用而成为副屑流出,从而带走了切削热,降低了切削温度。
3、切削加工的热量可以通过哪些途经传散?
切削时散热途径:物理散热: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及材料与刀具的摩擦所消耗的功,绝大部分(99%)转变为热能。产生的切削热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切削液或空气)传散出去。
切削热的大部分是由切屑带走的,大约在70~80%,刀具传走的大约为:15~20%,其余的是由工件、空气传走的。
钻孔时切削热量散发最多的途径,当然是使用“切削液”。大流量的“切削液”可以迅速将切削产生的热量带走。
刀具切削的热量大部分都通过切屑传走了,少量的热量会传到加工的零件上。如果热量高了,会造成加工件变形,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所以,一般对于加工余量大的工件的加工要加冷却液对工件进行冷却。
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按照下述三个途径传出;1;绝大多数热量由切屑带走,约占70%~80%;2;刀具传出20%~15%;3;周围介质(工件、空气等)传出10%~5%。
4、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
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耗功,这是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也要耗功,也产生出大量的热量。
切削热的三大主要来源是:(1)切削变形产生;(2)切屑与刀具摩擦产生;(3)工件与刀具摩擦产生。
在切削加工中,切削变形与摩擦所消耗的能量几乎全部转换为热能。所以三个变区就是三个发热源,产生的热由切屑、刀具、工件和周围介质传导出去。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工件和刀具材料的热导率、加工方式和周围介质的状况。
这个是磨擦产生的热,用传导的方式传出,增大前角其实是变相的增大了面积,面积增大散热也更快,切削温度就降低了。
关于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和机床在切削热,摩擦热等内外热源的影响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机床在切削热,摩擦热等内外热源的影响下、机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途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jiagong/2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