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控

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

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以及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如何确定工件尺寸呢?

1、如何确定工件尺寸呢?

(1)试切法

即先试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测量试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工要求适当调刀具切削刃相对工件的位置,再试切,再测量,如此经过两三次试切和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表面。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到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为止。例如,箱体孔系的试镗加工。

试切法达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复杂的装置,但这种方法费时(需作多次调整、试切、测量、计算),效率低,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计量器具的精度,质量不稳定,所以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作为试切法的一种类型——配作,它是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工件,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方法。配作中最终被加工尺寸达到的要求是以与已加工件的配合要求为准的。

(2)调整法

预先用样件或标准件调整好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的准确相对位置,用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因为尺寸事先调整到位,所以加工时,不用再试切,尺寸自动获得,并在一批零件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这就是调整法。例如,采用铣床夹具时,刀具的位置靠对刀块确定。调整法的实质是利用机床上的定程装置或对刀装置或预先整好的刀架,使刀具相对于机床或夹具达到一定的位置精度,然后加工一批工件。

豪克能镜面加工加工效果

在机床上按照刻度盘进刀然后切削,也是调整法的一种。这种方法需要先按试切法决定刻度盘上的刻度。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定程挡块、样件、样板等对刀装置进行调整。

调整法比试切法的加工精度稳定性好,有较高的生产率,对机床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对机床调整工的要求高,常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3)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称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标准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决定。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铰刀、扩孔钻、钻头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比较稳定,几乎与工人的技术水平无关,生产率较高,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钻孔、铰孔等。

(4)主动测量法

在加工过程中,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并将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尺寸比较后,或使机床继续工作,或使机床停止工作,这就是主动测量法。

工件尺寸需要根据生产需求来确定。
首先,需要确定工件的使用场景和作用,以此来决定工件的尺寸范围。
其次,需要考虑生产设备和工艺的限制,确保工件尺寸能够适应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
再次,需要考虑工件的精度要求和制造成本,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工件尺寸。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能够确定出最合适的工件尺寸。
另外,随着科技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工件尺寸的确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生产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和工艺,对工件尺寸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1.对外圆和内孔等简单加工的情况,工序尺寸可以由后续加工的工序尺寸加上(对于被包容面)或者减去(对于包容面)公称工序余量而求得,工序公差按所用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选定。

2.当工件上的位置尺寸精度或技术要求在工艺过程中是由两个甚至更多有关工序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3.对于同一位置尺寸方向有较多尺寸,加工时定位基准又需要多次转换的工件(如轴类工件加工、套同类工件加工等),由于工序尺寸相互联系的关系比较复杂(如某些设计尺寸作为封闭环被间接保证,加工余量有误差累计),就需要从整个工艺过程的角度用工艺尺寸链作综合计算,以求出各工序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在测量尺寸L1时,先精确测定机床的反向间隙并让机床自动补偿,同时检查装在主轴内的测量传感器的跳动误差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找正并清理干净工件后将机床回机械零点。测量时先沿x轴正向开始(也可以是右边)使测量头逐步趋近于工件的左面(A位置),待测量头刚好接触工件后,抬z轴离开工件上表面一定的距离S,记下此时机床的机械坐标x1或将相对坐标清零。右移机床,下降距离S,再沿x轴负向趋近于工件右面,待测量球头接触工件后抬z轴至安全距离,记下此时的x轴机械坐标x2或相对坐标x。则L1=x1-x2或L1=x。  值得注意的是:⑴测量中应尽可能使机床少反向,以减小反向间隙补偿带来的误差。⑵控制好测头的接触力度,以保持测量头的测量精度。  当使用传感器测头测量尺寸L2时,方法与L1相似,但必须先测B位置再测C位置,这样可避免反向间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锤破配件另外,L2的测量还可以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如中所示,将表固定在主轴立柱上后,沿x的负向首先在B面打表,保持合适的预压量(0.1 ̄0.2mm左右),将表对零并记下此时x向的机械坐标x1或将绝对坐标清零,移动x轴使表趋向C面,使表的预压与在B面时指示一致,记下此时x向的机械坐标x2或绝对坐标x,则L2=x2-x1或L2=x。  测量误差分析。借助数控机床进行测量时,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Δ1,传感器寻边误差Δ2,操作误差Δ3,机床的反向间隙补偿误差Δ4。  这里寻边误差是指不同的寻边工具与被测量面的接触反应的灵敏度不同,通常在0.005mm以内,操作误差是指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其接触判断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这一误差一般在1 ̄2个机床最小分辨率之内。对于尺寸L1来说,引起误差的主要是Δ1、Δ2、Δ3及Δ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可以认为的误差为Δ1、Δ2、Δ3及Δ4之和,即Δmax=Δ1+Δ2+Δ3+Δ4。事实上L1的误差是各误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会比Δmax小,如寻边器寻边时误差可能是对称的,可相互抵消,对于尺寸L2来说,定位误差Δ1、传感器寻边误差Δ2及操作误差Δ3成为其主要误差来源,故Δmax=Δ1+Δ2+Δ3,测量前据工件尺寸精度要求,首先估计测量误差的大小Δmax,取Δmax≤1/3δ工件,此时测量相对可靠。

关于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和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数控车床工件长度怎么定、数控机床如何判断工件尺寸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shukong/57719.html

联系我们

电话:400-658-2019

微信号:7151897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